購買飲料時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怪事:綠茶的瓶子顏色比綠茶還綠,紅茶、山楂飲料的瓶子通紅,橙汁的飲料瓶子是杏黃色。飲料瓶為什么要上色?
它對人體有無危害?對此,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。
在北京某很市,記者看到廈門一家企業(yè)生產(chǎn)的核桃豆奶,瓶子完全是乳白色,根本看不到其中飲料的顏色。買下該飲料后,記者打開一看,這種核 桃豆奶的顏色實際是乳黃色且半透明,根本不像瓶子顏色那樣白。記者又隨手拿起一瓶上海某企業(yè)生產(chǎn)的青檸口味飲料,藍色的瓶體,但飲料卻是無色 透明的。采訪中記者發(fā)現(xiàn)很多綠茶、紅茶的瓶子都是綠色或紅色,而瓶中的實際液體并不像瓶色那樣鮮艷和夸張。
飲料瓶子為什么要上色?北京環(huán)境科學學會秘書長、北京環(huán)保餐具聯(lián)合組織秘書長董金獅認為,這是廠家的一種障眼法,為了吸引消費者,根據(jù)飲 料的顏色,配上相應顏色的瓶子,實際上這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誤導。他說,對于食品的真實屬性,消費者是有知情權的,包裝上了色從視覺上掩蓋了食 品的本來模樣。
另外,瓶子上色也是某些廠家掩蓋產(chǎn)品質量的一種方法。幾年前曾曝光過的藍色礦泉水、純凈水桶事件,那時候一些純凈水桶生產(chǎn)廠家非法使用廢 塑料、PVC(聚氯乙烯)材質,加工后的水桶透明度差,因此用加藍的方式增加桶的透明度。
董金獅還告訴記者,礦泉水、純凈水本身是無色透明的,但是用藍色桶或瓶子裝上的水能夠從視覺上增加水的透明度,掩蓋了水質。
董金獅認為,實際上,透明的瓶子較好,它既有益人體健康,又便于廢瓶回收。他給記者拿出一個透明小塑料袋,里面裝滿杏黃色的小顆粒。他說 ,這就是色母,是一種塑料染色劑,有各種各樣的顏色,加上1%~3%不等的色母即可把透明塑料著成橙色。采訪中記者了解到,色母分為食用和工業(yè)兩 種,食用色母2萬~3萬元/噸,而工業(yè)色母每噸要便宜1萬多元,一些不法分子為降低成本,在加工食用塑料中會使用大量的工業(yè)色母。工業(yè)色母中含有 鉛、鉻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,長期在體內(nèi)囤積會對人體的肝臟和腎臟有直接影響,破壞人體免疫系統(tǒng)。
記者在北京市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了解到,隨著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強,目前我國對食品、標簽等方面的標準很多,而對于包裝材質的標 準并不多。很多食品標準中只要求包裝符合衛(wèi)生要求,對微生物數(shù)量、致病菌等都有具體要求,而對包裝材質及材質的添加劑的要求不多。
目前塑料材質很多,近幾年只有聚乙烯、聚苯乙烯、三氯氰胺、聚乙烯樹脂、聚丙烯樹脂等常用的包裝材質的標準。對此,有關人士呼吁,食品包 裝的材質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。
合格的純凈水桶和瓶之類的容器都會有QS認證等多項檢查報告。
下一篇:pc純凈水桶有哪些好處